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

vivo推出首款MR产品、暂不公开销售,胡柏山:可以充当家庭机器人的眼睛、大脑

作者|张雅婷苹果之后,vivo成为第二个入局MR赛道的手机巨头。这并不是一个技术发展成熟、产品能快速起量的行业。苹果在2023年高调推出Vision Pro,库克声称将带大家进入空间计算时代,但由于体验不佳、价格高昂,销量持续低迷。

作者|张雅婷

苹果之后,vivo成为第二个入局MR赛道的手机巨头。

这并不是一个技术发展成熟、产品能快速起量的行业。苹果在2023年高调推出Vision Pro,库克声称将带大家进入空间计算时代,但由于体验不佳、价格高昂,销量持续低迷。

8月21日,vivo发布首款MR产品vivo Vision混合现实头显探索版。不过,vivo也不寄望它成为一款大众产品,更多还是展示自己在全新产品领域的技术实力,收集用户反馈继续改进体验、打磨产品。

据了解,vivo Vision暂不公开销售,也未公布价格。从今天起,在北京、深圳等10余座城市的12家vivo官方授权体验店,用户可以预约体验。

在发布会相关的vivo会客厅圆桌对话环节,vivo执行副总裁、首席运营官胡柏山告诉搜狐科技等媒体,现在vivo Vision的表现,vivo花了五年时间,但体验仍然需要打磨。

“我们的未来目标是在2-3年之内,给出一个80分的产品。只有硬件体验好,才会带来内容生态的发展,也会吸引更多的用户购买。”

vivo推出首款MR产品、暂不公开销售,胡柏山:可以充当家庭机器人的眼睛、大脑

苹果之后,vivo入局MR赛道

和苹果Vision Pro类似,vivo Vision是一款虚实结合的MR产品。在谈及推出MR产品的初衷时,胡柏山提到,手机有两个主要的进化方向。

一是屏幕变小,那么就是智能手表,可以帮用户监控心跳、血压,睡觉状态。二是往足够沉浸式的需求体验发展,大屏幕彩电是解决方案之一。但很多人家里面积没那么大,所以vivo发现MR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。

为什么是MR不是VR?胡柏山表示,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,用户会有喝水、吃东西等各种需求,而MR可以更好解决沉浸体验和现实信息显示的问题。

展开全文

设备太重,是阻碍MR产品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。有数据显示,行业设备平均佩戴时长不超过30分钟。vivo Vision这次最大的技术突破在于重量控制达到398g,作为对比,苹果Vision Pro的重量超过600g。

另外,vivo Vision也采用了Micro-OLED屏幕,支持定制从100度到1000度的磁吸镜片。搭载OriginOS Vision系统,实现了1.5°高精度眼动追踪,加上26个自由度的微手势识别和垂直175度的识别范围。

从体验上来说,vivo Vision推出《桌鼓达人》和《小V的旅行》两款娱乐内容,支持巨幕影院、空间影像、180度视野的穹幕视频等,还可以实现自由多窗口工作台,同时铺开文档、会议几个窗口。

从XR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,这一新的消费电子硬件品类还属于小众市场,面临多种发展难题。即使是苹果入场,也没有激起水花。

IDC预计,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预计达到1451.8万台,同比增长42.5%,其中AR/VR设备出货量预计569.0万台,同比下降23.9%,AR/VR市场的下滑主要受到MR市场影响。

而在胡柏山看来,硬件不是制约MR产品爆发的关键点,未来这些问题都会逐步解决。

他表示,中国现在和15年前vivo刚做智能机时相比,最大的区别就是芯片、零部件、整机制造等各方面有巨大的提升。“所以vivo Vision很多关键部件,比如光机、摄像头包括结构件,其实都在过去手机工业体系里面已经完成了,我们不需要再增加新工业供应体系。”

并且从历史来看,中国智能机能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,就是价格只比以前功能机多百分之二三十。所以基于类似的逻辑,未来vivo Vision价格下探到一万以内也是可预见的。

如果价格下探到万元,那么用户基数肯定无需担心。他举例称,vivo X Fold折叠手机平均售价9000元,目前一年已经可以卖大概60万台。

MR能否替代手机?胡柏山认为,以足够长的时间来看,手机其实不能被其他产品所完全取代。因为手机的便携性不错,屏幕交互信息也是相对足够的。

vivo Vision暂不对外销售,体验仍需打磨

从vivo的角度来看,尽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乐观的,但目前vivo Vision的产品体验仍然需要打磨。

胡柏山表示,这次我们将产品命名为探索版,还没打算卖给消费者。“我们推出这款产品,一方面是面向ToB的专业人士,另一方面是希望普通用户在vivo的线下体验店进行体验,了解他们在体验中觉得哪些指标需要改进的。”

他表示,vivo不能太着急,vivo Vision的体验仍然需要打磨,要到80分我们才能够卖给消费者。一开始硬件体验不好,会给用户留下负面影响。

“我们的未来目标是在2-3年之内,给出一个80分的产品。只有硬件体验好,才会带来内容生态的发展,也会吸引更多的用户购买。”

从短期来说,MR可以满足用户沉浸式的大屏需求,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,vivo推出MR产品,也是在布局研发家庭机器人做准备。

随着大模型的发展,人形机器人发展如火如荼,具身智能也被认为是大模型的最佳载体。

今年3月,vivo正式成立了机器人Lab,并表示将会聚焦孵化机器人的“大脑”和“眼睛”,同时主攻消费级市场,研发个人和家庭场景的机器人产品,通过“渐进突围、沿途下蛋”的路径,让技术走出实验室。

在胡柏山看来,未来老龄化会非常严重,家庭机器人是vivo长期布局的方向,可能需要10年、甚至15年的时间。

不过当下,家庭机器人发展面临的一大困境在于,家是非结构化的场景,每个人家里沙发、冰箱、餐桌的摆放情况不一样,环境数据难以积累。

有业内人士认为,短期内智能机器人会在工业场景中有比较多的应用落地,而进入家庭预计还有五到十年。

“长期来看,MR可以充当家庭机器人的眼睛、大脑,让机器人能够真正看得懂场景,听得懂需求,给得了回应。”胡柏山认为,vivo Vision混合现实头显探索版,会在当下为用户带来独特体验,也会是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的关键跨越点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v0098.cn/42281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